虚拟物流特点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协同配送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一、虚拟物流简介
虚拟物流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方式,旨在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虚拟物流通过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具有互补资源和技术的企业能够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和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它利用通讯网络技术将全球分布的企业仓库虚拟整合为一个大型物流支持系统,以满足物流市场的多频度、小批量订货需求,实现快速、精确、稳定的物资保障任务。虚拟物流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的即时制应用,适用于小批量、多频度物资配送过程。它能够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在世界任何地方跨国生产产品,并获得所需物资,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速度和优势。
二、要素
虚拟物流的要素包括虚拟物流组织、虚拟物流储备、虚拟物流配送和虚拟物流服务。虚拟物流组织可以提高物流活动的市场竞争适应力和赢利能力;虚拟物流储备可以通过集中储备和调度储备降低成本;虚拟物流配送可以通过最接近需求点的产品和遥控运输资源实现交货;虚拟物流服务可以提供虚拟服务降低固定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虚拟物流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将这些企业的物流活动整合到一个大的物流系统中,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三、特点
1.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2.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
4.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在物流自动化的进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好在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90年代,国际生产领域纷纷推出弹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
6.实现形式
虚拟物流的实现形式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构建虚拟物流组织。通过这种方式将物流企业、承运人、仓库运营商、产品供应商以及配送商等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到一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从而有效改善单个企业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虚拟物流组织的实质是供应链信息集成平台,它是以获取物流领域的规模化效益为目的,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共享供应链信息为纽带而构建的物流企业动态联盟。
四、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1.缺乏健全物流信息平台
城市虚拟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部分城市也已经建立诸如“物流信息网”等形式的简单的物流信息平台,但是其功能单一、信息安全和保密性差,与发展城市虚拟物流体系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2.缺乏潜在用户群的理解
虚拟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沿,其理论认识尚且没有统一。但就当前对虚拟物流普遍认识来说,虚拟物流参与方往往没有自己的仓库、车队等显性资源,有的只是信息、知识、方案等隐性资源。因此部分参与方由于没有显性资源而得不到需求方的理解和接受。此外,由于全国范围内已成功实施虚拟物流的具体案例也非常少,再加上业界对物流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虚拟物流很难让用户群完全理解和接受。
3.物流标准化建设不完善
发展城市虚拟物流体系的关键就在于整合城市现有的物流资源,这就要求具备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当前我国城市物流行业低标准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与物流相关的现有产业标准体系起步较低,缺乏系统性,问题突出表现在托盘、包装、信息技术等通用技术设备与标准上面。另外,产业间的标准难统一,制约了物流各相关产业间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4.运筹管理人才匮乏
显然物流虚拟化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要求他们要具有基本的运输仓储行业知识、生产服务管理知识,电子通讯网络知识以及运筹学、统计学等高级理论和知识外,特别要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统一指挥调度能力。目前,这样的高级人才在我国还相当匮乏,这是迈向物流虚拟化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困难。
五、虚拟物流体系发展对策
1.构建城市物流信息平台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是发展城市虚拟物流的基础。它是通过对区域内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物流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它将城市物流资源整合到一起,组成城市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构建城市物流体系。
2.强化企业认识
企业对虚拟物流认识程度决定虚拟物流发展程度。企业认同虚拟物流,才会参与虚拟物流的建设。因此要不断强化企业对虚拟物流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政府引导,虚拟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财政政策,加强虚拟物流理论研究资金投入力量,完善虚拟物流理论体系,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税收等手段,鼓励物流企业联盟,组建虚拟物流企业。
3.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要重视物流标准化工作,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最为迫切的,是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